我们痛恨谣言,期盼真相,但有些谣言,听着像真相,有些真相,却听着像谣言,今天刷屏的人物,是李文亮,一个被称为疫情“吹哨人”的医生,因为曾最早在群内透露过疫情的相关信息被约谈训诫,而成为今天被刷屏围观的英雄。
李文亮不是明星,不是高官,也不是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但就是这个普通人,今天却成了全国百姓眼中的吹哨英雄,是因为他这个人本身么?我想不是,恐怕到现在为止,称呼他为英雄的广大百姓,对真实的李文亮还知之甚少,但又为什么会把这样一个未知的陌生人,比做英雄刷爆朋友圈呢,我觉得是因为他代表了老百姓最真实的心声,他发布真相这个行为,与广大百姓心底深处渴望真相的诉求有着强共鸣,这样的共鸣情绪引起了今天的亿万人的追捧。
但冷静下来你会发现,众多文章,看似是围绕这位英雄医生的谈论,实际上背后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是信息的公开问题,是百姓对真相与谎言的双重拷问,也是给政府舆论透明度和可信度的一次大拷问。
没有真相的世界,一定是黑白不分的世界,我们恐惧那样的存在,也恐惧被蒙蔽的事实,这次疫情的信息公开,很明显已经比03年非典时期,有了质的飞跃,但回望最近这十多天的新闻,武汉红十字会,武汉病毒研究所,双黄连……一个又一个被摆到了大众视野里,来来回回的拷问,到今天,大家心里可能还依然分不清,哪条信息是真的,而哪条信息是假,如开篇我所说的那句话,我们痛恨谣言,期盼真相,但有些谣言,听着像真相,有些真相,却听着像谣言,怎么办?
可能从单位管理和社会稳定的角度看,李文亮在群里未经同意发布未经全面证实的信息,有违规则,高层可能担心引起恐慌,引起猜疑和动乱,但我想问,被压下去或被延后发布的信息,就解决了恐慌和猜疑的问题么?治标不治本,甚至会弄丢了更为宝贵的公信力,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就看到了部分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而引起的大众口诛笔伐,这一切,在笔者看来都源于三个路径的不畅:一是真实信息的上通下达路径的不畅,二是实事求是的社会风气不畅,三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圈混乱发声,可信度不畅。
针对此我提提自己的看法,第一,如果上通下达的信息通畅,武汉疫情的最前沿的情况,可能早就完完全全的被高层决策者所掌握,无论是李文亮之于武汉,还是武汉之于上级,都是信息反馈机制未确切及时建立的问题,李文亮假如有更好的渠道,有机会向更高层去顺利反应真相,我相信他也不会随随便便发在群里,假如我们针对不同的应急事件,都提前设置的信息反馈电话、邮箱、等渠道,相信我们能更早的得到真相,无论是对政府来说,还是对百姓来说,都是幸事。假如真相早被掌握一天,就会早一天结束疫情的战斗,而高层就可以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去布局和决策,假如这条路通畅,武汉提前封城是可能的,其他地区提前预备、防范也是有可能的,对百姓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将是天大的好消息,但这条路很明显不通畅,慢半拍,这个问题,给全国性应急事件处理的垂直有效组织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
第二,和谐社会确实已经真真切切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祥和安乐也是我们生活的大部分,但在此之外,这些年发生的大爷摔倒不敢扶,看见犯罪不敢报,看见真相不作证的事件却常有出现,我们常常该自问,假如是你,你敢像李文亮一样勇敢说出来么?你敢去帮助摔倒的大爷么?站在国家的角度,政府应该尽全力匡扶我们的社会风气,树接地气的典型,从社会管理的细则出发,去引导社会的真实,引导社会的公平公正公开,让敢说真话的人成为英雄,而不是让那些所谓成熟而圆滑的人成为主流,风气正了,人正了,谣言才会变少,真相才会变多。李文亮其实潜层次告诉我们,一个不敢说真话的社会,一定是谣言的天下。
第三,媒体本来是破除谣言的核心渠道,但据我看,现在混乱的媒体圈,却成了谣言混迹于世的避难所,互联网方便了生活,放大了信息透明化,但这样的好处,不仅仅给了我们,也给了谣言,使谣言有了更多可传播的渠道,甚至还迭代丛生,天一下雪,朋友圈紧接着出现了雪里有病毒的谣言,双黄被谣传成能杀死病毒,瞬间全网脱销,这些谣言从哪里来,是各类型的媒体平台,尤其是颇显混乱的自媒体平台,政府应该加强主流媒体地位的提升,同时给主流媒体更大的舆论监督空间和传播空间,还要监督好能发布新闻的各类网络自媒体平台,千万别让谣言的声音大过了主流媒体,漫过了大众认知,如果真如此了,那才是比疫情还要可怕的灾难。
【向李文亮致敬,他用自己的行动,点燃了大众,点燃了我们对真相的思考,对重大事件信息透明化和可信度的拷问,掀起了我们对中国社会风气的反思和探讨,疫情不可怕,谣言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是否缺少李文亮一样的勇气,是否缺少看透事物表象找到本质问题的慧眼,最后,我相信,中国不缺勇气,不缺智慧,更不缺敢说真话的人,从此刻起,让我们真实的面对这个世界,让中国更美,让谣言滚蛋。】
作者-王庆永:品牌营销专家、资深媒体人、新闻媒体评论员、专栏作者 、先后在南方周末、经济参考报、企业家日报、中国企业报等权威纸媒及凤凰网、中国经济网、新华网、人民网等知名网媒发表评论文章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