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品牌的概念早已被国内的大多数工业品企业老板熟知,很多企业也重视自身的品牌营销策划工作,他们与品牌策划公司合作,或整体布局规划、或个案项目。但无论是哪种,到最后却发现花了几十万得来的布局规划最后落地的却寥寥无几,这些合作并未深入到工业品企业的整体营销计划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般说来说,战略规划完整、落地执行缓慢的企业高层大多都有相同的特点,这种工业品企业的最高层不是重视销售,就是重视生产或者技术。这无可厚非。品质和技术是工业品企业的生存之本,而销售则是让企业迅速成长的引擎。
但当工业品企业走到今天,面临产品同质化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却发现企业要有持续的增长和足够的盈利空间,光抓住上面这三点还明显不够,就必需要攀牢另一个抓手——品牌。
虽然许多工业品企业的高层也知道品牌的重要,也愿意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收敛起以往对品牌不屑一顾的傲心,愿意俯下身体,跟品牌营销顾问们做一深谈。另外,更多企业的市场部经理和下属们,则对兴起的工业品品牌营销的专业操作充满了兴趣和热忱,纷纷研读专业书籍,阅读专业文章,与专业人士积极交流。于是,企业的品牌营销工作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氛围。
但是,好景不长,工业品品牌营销毕竟与消费品的品牌营销大不相同,品牌接触点多,客户决策战线长,市场操作复杂,投入见效慢,业绩效果难评估,这些现实像一盆盆冰水浇在企业高层的头上。
加之企业对品牌的塑造缺乏系统性的准备和长期作战的耐力,对品牌的建设的热情急剧销退。相交而言,还是产品销售见效快、周期短,此消彼长对品牌的信仰开始产生动摇,再次一头扎到销售工作里去,再次动用了价格战,再次向渠道屈膝,甚至去寻求“打鸡血”式的培训,妄图让每一招都立即见效。
也有的企业虽然之前做足的准备,也经过策划公司的系统策划。但问题却出在了对品牌的认知上,很多企业老板刚开始的时候踌躇满志、信心满满,认为只要经过了策划,自己就已经拥有了品牌,殊不知世界上所有的品牌策划、战略规划都是企业建设品牌的方法,而真正实施却需要长久的作战。
等到战略方案真正落地执行的时候,发现很多计划都是以年为计量单位的,动辄两三年、三五年的品牌布局让很多企业产生的退却之意,或者认为反正时间很长,有些不能直接提升业绩的规划先搁置一边也罢,这一搁置却再也拾不起来。
到了最后,企业高层们对品牌工作的热情和信心的消退,直接给市场部和品牌营销团队以致命的打击。他们的工作不再得到决策者的理解和支持。他们踌躇满志,却无处发力;他们信心满怀,却无所适从。这就是当下工业品品牌营销人员普遍面临的迷茫心态。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工业品企业的高层也停留在单独的层面。